2020年5月20日,在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,X9202次中欧班列准备发车。...
这一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,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大论断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...
点击进入专题: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 12月29日疫情晚报 责任编辑:刘光博。...
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: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这是长久之策,不是权宜之计。...
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、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。...
我国有14亿多人口,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,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,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,规模经济优势、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显著。...
当天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等来到北京展览馆,走进展厅参观展览。...
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以供给优势提升发展质量—— 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交付首家海外客户。...
看10年——新时代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、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。...
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的中国,将成为明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。...
惟其笃行,才弥足珍贵。...
这一瞬间,载入史册。...
笃实夯基,坚决遏制脱实向虚,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、科技创新进步,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,巩固和发展全球最全工业门类。...
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、高速公路网,拥有世界级港口群、250多个民用运输机场,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独立组网网络、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。...
12月24日,北京中医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护士为患者护理。...
综合展区中心,制造强国、航天强国、海洋强国、网络强国、交通强国、科技强国,一叶叶风帆拼成奇迹号巨轮模型,引人驻足。...
2021年12月23日18时12分,我国在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,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、02星发射升空。...
从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,到通过宪法修正案,实施民法典。...
中亚之旅、东南亚之行、中东之行……从仲秋到岁尾,习近平主席4个月内3次出访,走过5个国家,高频率开展一系列双多边活动,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。...
2022年12月14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(2022-2035年)》对外发布,对进一步发挥需求优势进行新的部署。...
如何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?裘云庆建议,从个人角度,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发展为重症的重点人群,所以接下来,此类人群还是要自行做好预防,尽量避免发生感染...
保持战略定力,坚持稳中求进,我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增长路径,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,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,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。...
潮头掌舵,气象万千。...
裘云庆提到,目前各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都达到了比较饱和的状态,重症患者的救治时间一般都比较久,病人住进医院或者重症监护室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,所以现有的医疗资源很有可能出现欠缺的情况,接下来对于各地...
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超过78条——这是2022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通线路数量,创历年新高,是去年全年的5倍多。...